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簡介

發布時間:2020-04-15 編輯:考研派小莉 推薦訪問: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簡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簡介內容如下,更多考研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敬請收藏本站,或下載我們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眾號(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費考研資源可以領取,有各種考研問題,也可直接加我們網站上的研究生學姐微信,全程免費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爭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簡介 正文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中阿改革發展研究院、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是一所擁有厚重歷史底蘊、優良教學傳統的學院。學院前身為1964年開設的二外阿拉伯語專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學院逐步壯大為一所以阿拉伯語、波斯語、土耳其語、希伯來語等外語專業為基礎,以中東國別區域學研究為方向,面向全球化交流需要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家國情懷的高端復合型人才的外國語學院,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中東學人才培養基地。
歷史傳承
“7位共和國大使從這里走出”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于1964年正式設立阿拉伯語專業,是教育部最早確定的8個阿拉伯語專業教學單位之一。2005年,北二外阿拉伯語專業在北京市教委“4211工程”中獲得“北京市品牌專業”稱號;2007年,被評為教育部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2018年,通過與翻譯學科整合進入“北京市一流專業”。2015年,阿拉伯語系發展為阿拉伯語學院;2018年12月,為鞏固傳統優勢、擴大潛在優勢,原阿拉伯學院進一步提升內涵,成立中東學院。
50多年來,學院共計招收學生近40屆,畢業生中涌現出了陳曉東(現任外交部部長助理、中國前駐新加坡大使)、吳思科(中國原中東問題特使)、劉振堂(中國前駐黎巴嫩、伊朗大使)、劉登林(中國前駐也門大使)、羅興武(中國前駐約旦大使)、張志軍(中國前駐阿聯酋大使)、李連和(現任中國駐阿爾及利亞大使、中國前駐蘇丹大使)等7位共和國大使,培養了一大批政界、商界、新聞傳播界、文化界優秀人才,成為我國面向中東地區交流的外事、外交、外貿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院新貌
“國內規模最大的中東學人才培養基地”
中東學院(中阿改革發展研究院、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現設本科、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三個辦學層次。碩士研究生層次包括阿拉伯語語言文學學術學位、翻譯學(阿拉伯語方向)學術學位和翻譯碩士專業學位三種類型。
學院現有在校生259人,教師23人。教師中高級職稱占25%,外籍教師3名。學院整體教師學歷較高,研究生以上學歷為100%,其中博士9名,在讀博士3名,中青年教師比例為80%。其中知名學者包括資深翻譯家張志華副教授、馬瑞瑜老師、教育部外指委阿拉伯語分委會原主任委員周烈教授、原委員張洪儀教授、現副主任委員肖凌教授等。
中東學院現與中阿改革發展研究院(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合署辦公。學院現有四個學科相關國家高端平臺,其中包括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培育基地阿拉伯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專家委員會秘書處、全國阿拉伯語專業四級測試閱卷基地、中非“20+20”合作計劃承辦單位等。中東學院與外交部、中聯部、中央外辦、商務部、文化部等國家部委機關保持積極密切的關系。同時,中東學院與國外多個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已與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埃及運河大學、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伊朗德黑蘭大學、埃及金字塔戰略研究中心等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長期友好的校際交流關系,在校生國際交流比例達50%以上。
面向新時代,中東學院將以“立京華,見中東”為口號,始終堅持“師生一家、追求卓越”的辦院精神,堅持“以本為本,立德樹人”的育人理念,緊抓時代機遇,致力于構建更高水平的中東學復合人才培養體系,為助力學校建成具有鮮明首都特色的中國一流、世界上有重要影響的新型外國語大學貢獻力量!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添加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眾號“考研派小站”,關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眾號,在考研派小站微信號輸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考研分數線、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報錄比、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考研群、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姐微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考研真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專業目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排名、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保研、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公眾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機上查看相對應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考研信息或資源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考研公眾號 考研派小站公眾號

本文來源:http://www.jebao.net/bisu/yanjiushengyuan_251235.html

推薦閱讀